十一夜无寐怀九日南山之游
代步仅一马,奄忽乏敝帷。
扶舆陟南山,幸有渊明儿。
树阴玩苔藓,稍读古板碑。
江湖岂无人,不如僧能诗。
□□□□杪,窃虑高必危。
稳坐勿竞险,羲农端在兹。
欢伯偶就招,引满奚容辞。
未饮觉秋寒,既饮忘百为。
何以得渡江,醉中初不知。
至今酒醒夜,绝叹斯游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代步:指代步工具,这里指骑马。
- 奄忽:迅速,突然。
- 敝帷:破旧的帷幕,比喻简陋的居所或交通工具。
- 扶舆:扶持着车子,这里指扶持着行走。
- 陟:登高,上升。
- 苔藓:生长在潮湿地方的低等植物。
- 古板碑:古代的石碑。
- 江湖:指社会上的各种人物。
- 欢伯:古代神话中的酒神,这里指酒。
- 引满:斟满酒杯。
- 羲农:指古代的两位圣人伏羲和神农。
- 欢伯偶就招:酒神偶尔招待。
- 何以得渡江:如何能够渡过江河。
- 醉中初不知:在醉酒中最初不知道。
- 绝叹:极度赞叹。
翻译
骑马代步,突然间感到马匹和帷幕都显得破旧不堪。扶持着行走,登上南山,幸好有像渊明一样的儿子陪伴。在树荫下欣赏苔藓,稍稍读一读古老的石碑。江湖中难道没有人吗?只是不如僧人那样能诗。在树梢之上,我担心高处必有危险。稳坐不动,不要争抢险峻之地,伏羲和神农的端庄正是在这里。酒神偶尔招待,斟满酒杯,怎能推辞?未饮酒时觉得秋寒,饮酒后忘却一切。如何能够渡过江河,醉酒中最初并不知晓。直到酒醒之夜,才极度赞叹这次游玩的奇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一次南山之游的经历和感受。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诗人在山中游玩时,感受到了与世无争的宁静和自由,同时也体会到了酒后的忘我之乐。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酒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