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仁近客兴二首

· 方回
华年君欲隐山村,如我弥当杜筚门。 落落筋骸馀老病,奄奄气息仅生存。 黄精满谷春苗嫩,丹卝藏山石溜温。 足可无求度残岁,自编诗集教儿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仁近: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弥当:更加应当。
  • 杜筚门:杜门不出,闭门谢客。筚门,用竹条或树枝编成的门,指简陋的居所。
  • 落落:形容孤独,不遇合。
  • 筋骸:筋骨。
  •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 黄精:一种药用植物,根茎可入药,有滋补作用。
  • 丹卝:丹,指丹药;卝,古代指矿石。这里可能指山中藏有的矿石。
  • 石溜:山石间的流水。
  • 足可:足以,足够。
  • 度残岁:度过余生。
  • 自编诗集:自己编纂的诗集。

翻译

在年华老去之际,你想要隐居山村,而我更是应当闭门谢客。 孤独的筋骨带着老病,气息微弱,仅能维持生存。 满谷的黄精和春日的嫩苗,山中藏有的矿石和石间的温暖流水。 足以让我无求于世,安度余生,自己编纂诗集,教导儿孙。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状的无奈。诗中,“华年君欲隐山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而“如我弥当杜筚门”则反映了自己因老病而不得不闭门谢客的现实。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黄精满谷春苗嫩”和“丹卝藏山石溜温”,传达出一种宁静自足的生活态度。最后,“足可无求度残岁,自编诗集教儿孙”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晚年生活的安排,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专注于文化教育的生活理念。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