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即席和冷泉亭韵

石溜寒泉山色阴,我来本不为花寻。 愿分一滴清泉水,尽涤平生尘垢心。 虚洞迂风桥畔过,急滩泻月水痕深。 襟期难与凡人道,好和沧浪濯足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溜(liū):石头上的水流。
  • 寒泉:冰凉的泉水。
  • (dí):洗涤。
  • 尘垢(gòu):尘埃和污垢,比喻世俗的污秽。
  • 虚洞:空旷的洞穴。
  • 迂风:曲折的风。
  • 急滩:水流湍急的河滩。
  • 泻月:形容月光如水般倾泻。
  • 襟期:抱负,志向。
  • 沧浪:古代传说中的水名,常用来比喻隐逸的生活。
  • 濯足(zhuó zú):洗脚,比喻清除尘世的污垢。

翻译

石头上的水流和冰凉的泉水使得山色显得阴暗,我来这里并不是为了寻找花朵。我希望能分得一滴清澈的泉水,用它来彻底洗涤我一生中所沾染的尘世污垢。空旷的洞穴中,曲折的风从桥边吹过,急流湍急的河滩上,月光如水般倾泻,水痕显得特别深。我的抱负和志向难以与普通人分享,我只想和沧浪水一起,洗去脚上的尘埃,吟咏诗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污垢的厌弃。诗中“愿分一滴清泉水,尽涤平生尘垢心”一句,深刻体现了诗人希望通过自然之水净化心灵,追求精神上的洁净与超脱。后两句“襟期难与凡人道,好和沧浪濯足吟”则进一步以沧浪之水为喻,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隐逸情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脱的境界。

王义山

元富州丰城人,字元高,号稼村。南宋末理宗景定三年进士。知新喻县,迁永州司户。入元,提举江西学事。著有《稼村类稿》。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