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劲瘦:形容诗文风格刚健有力,简洁精炼。
- 元弘博:指诗文内容广泛,博大精深。
- 凄酸:形容诗文情感悲凉,带有酸楚之感。
- 壮豪:形容诗文气势雄壮,豪放不羁。
- 众体:指多种文体或风格。
- 吾曹:我们,这里指诗人及其同道。
- 三书虎:比喻学问深奥,难以理解。
- 六钓鳌:比喻志向远大,有征服困难之意。
- 兰枯:兰花凋谢,比喻高洁之士的衰落。
- 蜀葵:一种植物,这里比喻平凡或低微的事物。
翻译
我的诗风刚健有力,内容广泛而博大精深,情感时而悲凉酸楚,时而雄壮豪放。我能够运用多种文体和风格,这是我们这些人的专长。虽然世俗的学问深奥难懂,如同三只书中的老虎,但我有着征服困难的远大志向,就像六次钓取巨鳌一样。即使高洁的兰花凋谢,普通的菊花依旧短小,我也不羡慕那些平凡的蜀葵。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风格的自信与自豪,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对比“劲瘦”与“凄酸”、“元弘博”与“壮豪”,展现了自己诗歌风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通过“三书虎”与“六钓鳌”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学问的敬畏和对远大志向的追求。最后,以“兰枯菊犹短,不羡蜀葵高”作结,显示了诗人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艺术追求的高洁情操。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至鄂期年以饟事不给于诗己亥夏五廿有八日始解维雪锦夜宿兴唐寺繁星满天四鼓遂行日初上已抵浒黄洲几百里矣午后南风薄岸舟屹不能移延缘葭苇间至莫不得去始作纪事十解呈旧幕诸公 》 —— [ 宋 ] 岳珂
- 《 方外诗友机空二禅娄诧莲峰五月梅雨深林丛薄中娑罗花特异每以未见为恨夏初过此而桥东是花豫开岂应真大士出此以相劳耶 》 —— [ 宋 ] 徐大受
- 《 予夏中卧病起已见落叶因取渊明诗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赋十章遣兴 》 —— [ 宋 ] 李彭
- 《 汪运干饷酒 》 —— [ 宋 ] 方岳
- 《 拟古四首 》 —— [ 明 ] 欧大任
- 《 甲申夏五闻 其六 大行挽词八首 》 —— [ 明 ] 彭孙贻
- 《 五月牡丹 》 —— [ 金 ] 赵秉文
- 《 庚辰苦雨谣时五月至六月阴雨兼旬所在禾苗浸没殆尽忧民感时殊无好况不能措一辞以写闷六日仅得片时晴霁七日又雨为作此谣 》 —— [ 明 ] 龚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