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亭秋怀十五首

· 方回
乐莫乐登高,亦复悲莫悲。 乐兮携佳人,樽酒相追随。 惨惨古戍暮,烟寒秋角吹。 悲从此中起,孤游偶臻兹。 城南百尺楼,前是未有之。 城外两三冢,新葬复是谁。 往者已足鉴,百世悬可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樽酒:酒杯中的酒。
  • 古戍:古代的边防城堡。
  • 秋角:秋天的号角声,常用来象征战争或边塞的凄凉。
  • 臻兹:达到这里,指到达这个地方。
  • :坟墓。
  • :借鉴,引以为戒。
  • 百世:很多代,指长远的时间。
  • :悬念,未知的将来。

翻译

最快乐的是登高望远,同样也是最悲伤的时刻。快乐是因为有佳人相伴,酒杯中的酒相互追随。古戍在傍晚显得格外凄凉,烟雾笼罩,秋天的号角声吹响。悲伤从这里开始,孤独的旅行偶尔到达这里。城南有一座百尺高楼,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景象。城外有两三座新坟,不知道是谁被埋葬在那里。过去的事情已经足够作为教训,长远的未来仍然充满未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乐与悲,描绘了登高时的复杂情感。诗中,“乐莫乐登高”与“悲莫悲”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登高时既有的快乐与孤独的悲伤。诗人在描述古戍、秋角时,运用了凄凉的意象,增强了悲伤的氛围。结尾处对未来的悬念,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