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天明复书

· 方回
一夕不饮酒,至晓不能眠。 无疮体自痒,若有虫啮然。 黠鼠肆侮慢,鸣斗窥馀饘。 书灯稍已暗,一萤窗隙穿。 我兴视星斗,行行空庭间。 □树寂无风,斜月□缺环。 寓此百馀日,寒迫暑已还。 门有索逋客,无日不烦□。 □是穷骨健,兼亦苦节坚。 比所读何书,高堂十七篇。 最□□服传,纂抄续残编。 此物付儿子,将来汝谨旃。 傥我寿七十,不过十二年。 人岂有不死,但有传不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黠鼠:狡猾的老鼠。黠(xiá):狡猾。
  • 馀饘:剩余的稀饭。饘(zhān):稠粥。
  • 索逋客:讨债的人。逋(bū):欠债。
  • 穷骨健:虽然贫穷但身体健康。
  • 苦节坚:坚守艰苦的节操。
  • 高堂十七篇:指《礼记》中的《大学》、《中庸》等十七篇。
  • 服传:指《礼记》的注释和传承。
  • 纂抄:编纂抄写。
  • 汝谨旃:你要小心谨慎。旃(zhān):助词,表示命令或期望。

翻译

一晚上没有喝酒,到了早晨也无法入睡。虽然没有伤口,但身体感觉痒,好像有虫子在咬一样。狡猾的老鼠肆无忌惮地挑衅,争斗着偷看剩下的稀饭。书房的灯光渐渐暗淡,一只萤火虫从窗户缝隙中飞过。我起身看星星,在空旷的庭院中徘徊。树木静止无风,斜挂的月亮像是缺了一环。在这里住了百余天,寒冷已经过去,暑气又回来了。门口总有讨债的人,每天都不得安宁。虽然贫穷但身体健康,坚守着艰苦的节操。最近读的是什么书?是高堂十七篇。最喜欢的是《礼记》的注释和传承,继续抄写那些残缺的篇章。这些书籍留给我的儿子,希望你将来小心谨慎。如果我能活到七十岁,那也不过剩下十二年。人难道有不死的吗?只是有的东西能传下去,有的不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贫困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坚持。诗中,“一夕不饮酒,至晓不能眠”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苦闷,而“无疮体自痒,若有虫啮然”则通过身体的不适来象征内心的不安。诗中的“黠鼠肆侮慢”和“门有索逋客”反映了作者所处的环境恶劣和生活的艰辛。尽管如此,作者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节操,如“穷骨健”和“苦节坚”所示。最后,作者将自己的学问和希望寄托给儿子,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传承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对文化传承的执着。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