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赵高士委顺山房

· 方回
红尘回首即蓬莱,辛苦龙门枉曝鳃。 道与时行谁不愿,心为形役自堪哀。 閒观刘项临棋局,笑挹羲农入酒杯。 欲乞长年仗青鸟,三危天远肯重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曝鳃(pù sāi):比喻努力奋斗而不得志。
  • 心为形役:指心灵被身体的需求所束缚,不能自由。
  • 刘项:指刘邦和项羽,两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 羲农:指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帝王,伏羲和神农。
  • 青鸟:神话中传递消息的鸟,这里指长寿的象征。
  • 三危: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遥远的仙境。

翻译

回首红尘,便觉此处即是蓬莱仙境,何必辛苦地在龙门曝鳃以求上进。道理与时势同行,谁不愿意呢?但心灵被身体的需求所束缚,自然令人感到悲哀。闲暇时观看刘邦和项羽对弈的棋局,笑着将伏羲和神农引入酒杯共饮。想要祈求长寿,依赖那传递消息的青鸟,那遥远的仙山三危,是否愿意再次降临人间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然态度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中,“红尘回首即蓬莱”一句,即展现了诗人对尘世的淡然,认为回首红尘,便如同置身仙境。后文通过对“曝鳃”、“心为形役”等意象的运用,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束缚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结尾处,诗人借青鸟和三危仙山的意象,寄托了对长寿和仙境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超脱和不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