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沈

· 方回
乃翁辛苦注周易,曾梦神人谈太极。 清泉煮蔬啖粝饭,醯盐酱姜俱不食。 迎霜猎猎缊袍青,映日萧萧颔须白。 自云今代王辅嗣,憔悴形容人不识。 有子有子狂非狂,其名复亨字雷阳。 十五早学张道陵,二十已成费长房。 篆符咒水逐鬼物,朝游燕齐暮衡湘。 信奇喜异世不少,指空说无饶衣粮。 读古人书识道理,定复在陈饥欲死。 不如沈家跨灶郎,恍兮惚兮行怪诡。 村惊郭骇争赠诗,我亦徇俗书此纸。 万事宜假不宜真,往往神仙亦如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乃翁:你的父亲。
  • 周易:《易经》,中国古代的一部占卜哲学书。
  • 神人:指具有超凡能力或智慧的人。
  • 太极:中国哲学中的一个概念,代表宇宙最初的无极状态。
  • (dàn):吃。
  • 粝饭:粗糙的饭食。
  • 醯盐酱姜:醋、盐、酱、姜,这里指各种调味品。
  • 缊袍:用乱麻衬在里面的袍子。
  • 颔须:下巴上的胡须。
  • 王辅嗣:王弼,三国时期魏国的哲学家,以注解《易经》和《老子》著名。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复亨:再次亨通,指重新获得成功或好运。
  • 雷阳:地名,也可能是别号。
  • 张道陵:东汉时期的道教创始人之一。
  • 费长房:东汉时期的道士,传说中能变化无穷。
  • 篆符咒水:道教中用以驱邪避鬼的符咒和法水。
  • 鬼物:鬼怪。
  • 燕齐:古代地名,指今河北一带。
  • 衡湘:指今湖南一带。
  • 指空说无:空谈,说些不切实际的话。
  • 跨灶郎:指超越前人的才子。
  • 恍兮惚兮:形容神秘莫测。
  • 行怪诡:行为怪异。
  • 村惊郭骇:形容引起极大惊奇。
  • 徇俗:随大流,迎合世俗。
  • 万事宜假不宜真:万事应该虚构,不应该真实。

翻译

你的父亲辛苦地注解《周易》,曾梦见神人谈论太极。他清泉煮蔬菜,吃粗糙的饭食,不食用醋、盐、酱、姜等调味品。他穿着青色的缊袍迎着风霜,阳光下他下巴上的胡须显得格外白。他自己说现在的时代就像王弼一样,但他的憔悴模样让人难以认出。

你的儿子并不是真的疯狂,他的名字叫复亨,字雷阳。十五岁就开始学习张道陵的道术,二十岁就已经像费长房一样变化无穷。他用符咒和水驱赶鬼怪,早晨在燕齐,晚上就到了衡湘。他喜欢奇异,世人不理解,空谈无实际,却缺少衣食。他读古人的书懂得道理,却常常在陈说中感到饥饿欲死。

不如沈家的跨灶郎,他的行为神秘莫测,怪异非凡。村里的人都惊讶不已,争相赠诗,我也随大流写下了这些字。万事应该虚构,不应该真实,往往连神仙也是如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沈家父子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父亲精研《周易》,生活简朴,而儿子则追求道教的神秘和变化,不拘泥于现实生活的束缚。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看法,认为真实的世界往往不如虚构的美好,连神仙也难以逃脱这种虚幻。整首诗语言风格古朴,意境深远,通过对人物的刻画,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