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朝宗参政行省陕西

· 赵汸
清忠自合侍宸旒,方面频看寄远猷。 西迈新闻分陕重,东归共识相齐优。 藩垣势合雄图遂,竹帛功成壮志酬。 回首蓬莱云海上,金陵千古帝王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宸旒(chén liú):帝王的冠冕,借指皇帝。
  • 方面:指地方军政要职。
  • 远猷(yóu):远大的谋略。
  • 分陕:指陕西一带,古代陕州以西称为陕西。
  • 相齐:指齐国的相国,这里比喻重要职位。
  • 藩垣:指边疆的藩镇,比喻国家的边防重地。
  • 竹帛: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绢帛,比喻史册。
  • 蓬莱:神话中的仙山,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 金陵:南京的古称,指帝王都城。

翻译

清廉忠诚自然应当侍奉帝王,频繁看到你在地方上施展远大谋略。 听说你西行陕西,那里是重要之地,东归时大家一致认为你的才能足以担任相国。 边疆的势力汇聚,雄图大业得以实现,功成名就,壮志得以酬报。 回首望向蓬莱仙山,云海之上,金陵这座千古帝王都城屹立不倒。

赏析

这首诗是赵汸送别汪朝宗参政前往陕西的作品,表达了对汪朝宗清廉忠诚、远大谋略的赞赏,以及对他未来功成名就的祝愿。诗中运用了“宸旒”、“方面”、“远猷”等词汇,展现了汪朝宗的高尚品质和重要职责。通过“分陕重”、“相齐优”等对比,突出了汪朝宗的才能和地位。最后以“蓬莱”、“金陵”作结,寄托了对汪朝宗未来辉煌成就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帝王都城的敬仰之情。

赵汸

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