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士

· 赵汸
病鹰不忘击,病骥不忘骧。 病鹤俛不啄,仰睇霄汉长。 惟有病士心,死灰不复飏。 居处终鲜欢,起行若痛亡。 逢人目辄动,内惕外周章。 口虽强诺唯,退省但茫茫。 已疾且忘疗,焉知民未康。 多谢游谈者,勉旃思自强。 是弃果蓏哉,为称充圆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ì):良马。
  • (xiāng):马昂首奔驰。
  • (fǔ):低头。
  • (dì):斜视。
  • 霄汉:天空。
  • 死灰:熄灭的灰烬,比喻毫无生气或意志消沉。
  • (yáng):飞扬。
  • 周章:周旋,应付。
  • 诺唯:应答声。
  • (zhān):文言助词,相当于“之”或“之焉”。
  • 果蓏(luǒ):瓜果。
  • 圆方:指规矩,这里比喻规范或标准。

翻译

病中的鹰仍不忘振翅搏击,病中的良马仍不忘昂首奔驰。 病中的鹤低头不啄食,仰头斜视着辽阔的天空。 只有病中的人心,如同熄灭的灰烬不再飞扬。 居住之处始终缺少欢乐,起身行走仿佛痛苦至极。 遇到人时眼神总是闪动,内心紧张而外表周旋。 口中虽然勉强应答,退下后心中却是一片茫然。 治疗自己的疾病尚且忘记,又怎能知道民众尚未安康。 多谢那些游说的人,勉励自己要思考自强。 这是否意味着放弃瓜果,还是为了符合某种规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病中的鹰、马、鹤与病士的不同状态,深刻描绘了病士内心的消沉与无力。诗中,“病鹰不忘击,病骥不忘骧”等句,展现了动物即使在病中仍保持本能的斗志,而“惟有病士心,死灰不复飏”则突显了病士的绝望与颓废。后文通过病士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进一步揭示了其内心的痛苦与迷茫。结尾的“多谢游谈者,勉旃思自强”则是对病士的一种勉励,希望其能从病痛中振作起来,思考自强的道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与意志力的深刻思考。

赵汸

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