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小溪浙源山中

· 赵汸
旧游何处觅苔矶,水涸山童事事非。 忽到小溪深树侧,鸳鸯惊起逐群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苔矶(tái jī):长满青苔的岩石。
  • 水涸(hé):水干涸。
  • 山童:山无草木。
  • 深树:茂密的树林。
  • 鸳鸯(yuān yāng):一种水鸟,常比喻夫妻或情侣。

翻译

我曾在何处寻找那长满青苔的岩石,如今水已干涸,山也光秃秃的,一切都变了样。 忽然间,我来到了小溪旁茂密的树林边,惊起了成群的鸳鸯,它们慌忙地飞散开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重游旧地时的感慨与所见。诗中,“苔矶”、“水涸山童”等意象,勾勒出了一个荒凉、变迁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而“鸳鸯惊起逐群飞”则生动地描绘了小溪深树侧的动态场景,为全诗增添了一抹生动与活力,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赵汸

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