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贞常以善斲琴遇知,琴成奏之,称旨,题其琴曰天历正音。国子监蓝信之徵予言二首

· 刘鹗
唐虞不可作,大雅何寥寥! 居然正始音,洋溢天历朝。 一鼓声气和,再鼓阴阳调。 令我乐忘味,彷佛齐闻韶。 峄阳多孤桐,因得备采樵。 愿言圣明世,勿弃爨下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uó):砍,削。
  • :演奏。
  • :旨意,指皇帝的评价或命令。
  • 天历正音:指赵贞常所制的琴,被题名为“天历正音”。
  • 国子监:古代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 (zhēng):征询,请求。
  • 唐虞:指唐尧和虞舜,古代的贤明君主。
  • :兴起。
  • 大雅:《诗经》中的一个部分,代表高雅的诗歌。
  • 寥寥:稀少。
  • 正始音:指古代雅乐的开始,这里指赵贞常的琴声。
  • 洋溢:充满,遍布。
  • 声气:声音和气息。
  • 阴阳调:指音乐中的和谐,阴阳平衡。
  • :古代的一种音乐,相传为舜所作。
  • 峄阳:地名,峄山之南,峄山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以产桐木著名。
  • 孤桐:指单独生长的桐树,因其木质适合制琴。
  • 采樵:砍柴。
  • 愿言:希望。
  • 圣明世:指贤明的时代。
  • 爨下焦:指在炉灶下被烧焦的木材,比喻被忽视或废弃的才能。

翻译

唐尧和虞舜的时代已不再,高雅的诗歌也变得稀少。 然而,赵贞常制作的琴声,却充满了天历朝的正始之音。 一弹奏,声音和气息和谐,再弹奏,阴阳调和。 这音乐让我快乐到忘记了味道,仿佛听到了古代的韶乐。 峄阳有许多孤立的桐树,我得以采集它们来制琴。 希望在这个贤明的时代,不要忽视了这些被烧焦的木材,它们也许有着不为人知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赵贞常的琴艺,将其琴声比作古代的正始之音,表达了对高雅艺术的向往和对赵贞常技艺的认可。诗中通过对唐虞时代的怀念和对大雅之音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同时,通过对峄阳孤桐的描写,隐喻了在贤明时代中,不应忽视任何有才能的人,即使是那些看似被废弃的“爨下焦”,也可能蕴含着不凡的价值。

刘鹗

元吉安永丰人,字楚奇。仁宗皇庆间荐授扬州学录,历翰林修撰,擢江州总管,升广东副使,拜江西参政。守韶六年,后为江西红巾军所破,被执死。为文风骨高秀,学者称浮云先生。有《惟实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