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
釜下烧桑柴,取茧投釜中。
纤纤女儿手,抽丝疾如风。
田家五六月,绿树阴相蒙。
但闻缲车响,远接村西东。
旬日可经绢,弗忧杼轴空。
妇人能蚕桑,家道当不穷。
更望时雨足,二麦亦稍丰。
酤酒田家饮,醉倒妪与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釜 (fǔ):古代的一种锅。
- 桑柴 (sāng chái):桑树的枝条,用作燃料。
- 茧 (jiǎn):蚕吐丝做成的壳,用来保护蛹。
- 纤纤 (xiān xiān):形容女子手指细长柔软。
- 缲车 (sāo chē):古代用来缫丝的机器。
- 杼轴 (zhù zhóu):古代织布机上的两个主要部件,杼是织布时的梭子,轴是织布时的轴。
- 蚕桑 (cán sāng):养蚕和种植桑树,是古代农村的重要经济活动。
- 二麦 (èr mài):指大麦和小麦。
- 酤酒 (gū jiǔ):买酒。
翻译
在锅下烧着桑树枝条,将蚕茧投入锅中。 女儿的手指纤细柔软,抽出的丝线快如风。 五六月的田家,绿树成荫相互遮蔽。 只听见缫车声响,远远地连接着村子的东西两端。 十天之内就可以织成绢,不必担心织布机空着。 妇女能养蚕种桑,家道应当不会贫穷。 更希望适时降雨充足,大麦和小麦也能稍微丰收。 买酒在田家畅饮,醉倒的是老翁和老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农村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家的勤劳和生活的希望。诗中,“纤纤女儿手,抽丝疾如风”生动地描绘了农家女儿的勤劳和灵巧,而“旬日可经绢,弗忧杼轴空”则表达了农家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预期。最后,“更望时雨足,二麦亦稍丰”和“酤酒田家饮,醉倒妪与翁”则进一步以丰收的期盼和田园的欢乐,展现了农家生活的朴实和满足。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

赵孟頫
元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幼聪敏,为文操笔立就。以父荫为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世祖征入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帝欲使与闻中书政事,固辞。每见,必语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敏。诗文清邃奇逸,书法兼工篆、隶、行草,自成一家。绘画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马、花鸟。有《松雪斋文集》。
► 573篇诗文
赵孟頫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 —— [ 唐 ] 钱起
- 《 夏中杂兴六首 》 —— [ 宋 ] 陆游
- 《 六月豫章城角楼宴集二十六韵 》 —— [ 明 ] 李梦阳
- 《 晚夏闻蝉寄 》 —— [ 唐 ] 李端
- 《 晋大宁四年王敦自武昌下屯于湖明年六月敦将举兵内向明帝微行至于湖阴察其营垒而去唐温庭筠作湖阴曲盖为此也后汉王霸之孙改封芜湖吴时此地称于湖或称芜湖察其营垒则姑熟之西初无湖阴又且于湖乃芜湖也张文潜有于湖曲广其意追和焉 》 —— [ 宋 ] 吕本中
- 《 长夏无事避暑山园景事所会即成微吟得二十绝句 》 —— [ 明 ] 王世贞
- 《 送夏钟归闽中 》 —— [ 清 ] 吴麟
- 《 六月访袁中夫摄山 》 —— [ 明 ] 李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