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采薇歌
春采薇,婴儿拳。卖与豪门破肥鲜,年年得米不费钱。
冬采薇,潜虬根。白石荦确斸掘难,俯身榛莽如兽蹲。
山寒雪高衣裂破,堑藤束缚筠篮荷。瘦妻羸子暮候门,地碓夜舂松节火。
沸浆浮浮翻小杓,湿雾腾腾升土锉。熬烹成饵廿比饴,一饱聊偿终日饿。
冬采薇,犹可为,春采薇,今年根尽春苗稀。豪门有米无可卖,陇麦短短难接饥。
采薇采薇,我闻夷齐尝食之,饿死首阳天下悲。呜呼天高荡,万物微,我死安得苍天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采薇:采集薇草,一种野菜。
- 婴儿拳:形容薇草嫩芽的形状。
- 豪门:指有钱有势的人家。
- 肥鲜:指美味的食物。
- 潜虬根:形容薇草根深藏不露。
- 荦确:(luò què) 形容石头坚硬。
- 斸掘:(zhú jué) 挖掘。
- 榛莽:茂密的草木。
- 兽蹲:像野兽一样蹲伏。
- 堑藤:用藤条编织的篮子。
- 筠篮:用竹子编织的篮子。
- 荷:背负。
- 羸子:瘦弱的孩子。
- 地碓:(dì duì) 用来捣碎东西的石臼。
- 松节火:用松树枝作为燃料的火。
- 土锉:(tǔ cuò) 土制的锅。
- 熬烹:煮制。
- 饵:食物。
- 廿比饴:(niàn bǐ yí) 形容食物甜美。
- 陇麦:田里的麦子。
- 夷齐:指古代的贤人伯夷和叔齐。
- 首阳:地名,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
翻译
春天采集薇草,嫩芽如婴儿的拳头,卖给豪门换取美味,每年都能换到米而不费钱。冬天采集薇草,根深藏如潜伏的龙,坚硬的石头难以挖掘,俯身在茂密的草木中如野兽般蹲伏。山中寒冷雪高,衣服破裂,用藤条编织的篮子背负着薇草。瘦弱的妻子和孩子晚上在门口等候,夜深人静时用石臼捣碎薇草,用松枝点燃火。沸水中漂浮着小勺,湿雾从土锅中升腾。煮制成的食物甜美,一顿饱餐勉强缓解终日的饥饿。冬天采集薇草,还能勉强维持,春天采集薇草,今年的根已经枯竭,春天的苗也稀少。豪门有米却无法卖给我们,田里的麦子短缺难以接济饥饿。采集薇草,我听说古代的贤人伯夷和叔齐曾食用它,饿死在首阳山,这是天下人的悲哀。唉,天高万物微,我死之后苍天又怎会知晓。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春夏秋冬采集薇草的艰辛生活,反映了农民的贫困和无奈。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春采薇与冬采薇的对比,豪门与贫民的生活对比,以及薇草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人生苦难的深刻感受。诗的结尾提到伯夷叔齐的故事,借古讽今,抒发了对天道不公的悲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