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傅用宾以诗见贽并贻端石用韵为谢
幽幽端溪石,来自佳人持。
相待三千年,所得非所期。
春风琢粹质,秋泉涌寒滋。
文增李杜壮,书助钟王宜。
闻昔初取时,千夫下岩陲。
坚锥启石矿,利刀斩荆藜。
镌锼后土閟,百丑得一奇。
点若鲁雊美,伏如虞鸡雌。
宜登白玉堂,黄麻照春姿。
发挥四海治,润洽万姓私。
谟希禹皋懿,诰逸周召规。
胡为到穷谷,一落不可追。
饥吟腊雪冻,病哦春日迟。
蹇蹇涓滴润,不能沾砚湄。
生从嘉兴学,江汉驱文辞。
钜册传群理,三读为叹咨。
砚磨不自宝,乃以赠所知。
愧我无所用,藏之如镇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贽(zhì):古代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亦指赠送的礼物。
- 端石:指端砚,一种名贵的砚台,产自端州(今广东肇庆)。
- 琢(zhuó):雕刻玉石,使其成器物。
- 锼(sōu):雕刻。
- 閟(bì):关闭,密闭。
- 雊(gòu):雉鸡叫声。
- 皋(gāo):古代地名,也用作人名。
- 召(shào):古代地名,也用作人名。
- 镇圭:古代帝王举行朝仪时所用的玉器。
翻译
幽静的端溪石,由佳人带来。相约三千年,所得并非所期望。春风雕琢其纯净之质,秋泉涌出寒凉之滋。其文采增益了李杜的壮丽,书写助长了钟王的风采。听说当初开采时,千夫下到岩边。坚硬的开采工具开启石矿,利刃斩断荆棘。雕刻后土封闭,百丑中得一奇。点缀如鲁雊之美,伏藏如虞鸡之雌。应置于白玉堂上,黄麻照映春日的姿态。发挥四海的治理,润泽万民的私愿。谋略希冀禹皋的英明,诰命逸出周召的规范。为何到了这荒凉的山谷,一落便不可追回。饥寒中吟咏腊月的雪冻,病中哦哦春日的迟缓。蹇蹇涓滴的润泽,不能沾湿砚台的边缘。生于嘉兴学府,江汉间驱使文辞。厚重的册页传达群理,三读之后为之叹息。砚台磨砺不自珍,乃以赠予所知之人。惭愧我无所用,藏之如镇圭。
赏析
这首作品描述了一块珍贵的端溪石砚的来历和价值,以及诗人对它的珍视和感慨。诗中,诗人通过对端石的精细描绘,展现了其历史悠久、质地精美和文采斐然的特点。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块砚台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己无法充分利用它的遗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一块砚台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文化艺术的尊重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