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 刘鹗
蒙君号令明如日,兵罕相违便斫头。 孺子纷纷无足数,滥叨功赏取封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蒙君:指受命于君主。
  • 号令:命令,指挥。
  • 兵罕:士兵,军队。
  • 相违:违背,不遵守。
  • 斫头:砍头,指严厉的惩罚。
  • 孺子:年轻人,这里指无能之辈。
  • 纷纷:众多,杂乱无章。
  • 无足数:不值得一提,没有价值。
  • 滥叨:不配而得到。
  • 功赏:因功而得的赏赐。
  • 封侯:古代对有功之臣的封赏,指高官厚禄。

翻译

受命于君主的号令如同明亮的太阳,士兵若不遵守便会被严厉地砍头。那些年轻的无能之辈,虽然众多却毫无价值,却因不配而得到了功赏和封侯的荣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君主的号令与士兵的服从,以及无能之辈与功赏封侯的不匹配,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中“蒙君号令明如日”一句,既展现了君主的权威,也暗示了号令的公正与明确。而“孺子纷纷无足数,滥叨功赏取封侯”则深刻讽刺了那些无能之辈凭借不正当手段获得高位的现象,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正义与公平的渴望。

刘鹗

元吉安永丰人,字楚奇。仁宗皇庆间荐授扬州学录,历翰林修撰,擢江州总管,升广东副使,拜江西参政。守韶六年,后为江西红巾军所破,被执死。为文风骨高秀,学者称浮云先生。有《惟实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