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和之卷

回岚洞壑玉参差,满地浓阴日影迟。 寂寂柴门云自合,深深灌木鸟仍窥。 沧浪唱晚空天地,绿绮寻幽过竹篱。 岂是柴桑归去者,时临清浅赋新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回岚(huí lán):回旋的山风。
  • 洞壑(dòng hè):山洞和深谷。
  • 参差(cēn cī):不齐的样子。
  • 柴门:用树枝编成的门,形容简陋的门户。
  • 沧浪:水名,这里指江河。
  • 绿绮(lǜ qǐ):绿色的绮罗,这里指美丽的景色。
  • 柴桑: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古时常用来指代隐居之地。

翻译

山风回旋,洞穴与深谷中玉石般的光影交错,满地浓密的树荫下,日光缓缓移动。 寂静的柴门前,云雾自然聚合,深深的灌木丛中,鸟儿仍在窥视。 傍晚时分,在江河边唱着沧浪之歌,空旷的天地间回荡;美丽的景色中寻找幽静,穿过竹篱。 难道我是柴桑归隐的人吗?只是偶尔来到这清澈浅滩,赋写新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逸山林的宁静画面,通过“回岚洞壑”、“满地浓阴”等自然景象,展现了山中的幽静与深远。诗中“寂寂柴门”、“深深灌木”等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的田园风光。末句“岂是柴桑归去者,时临清浅赋新诗”,表达了诗人虽非彻底归隐,但仍享受着自然带来的清新与创作的乐趣。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邓文原

元绵州人,徙钱塘,字善之,一字匪石。博学工古文。世祖时辟为杭州路儒学正,调崇德州教授,擢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累迁翰林待制,出佥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鞫狱明敏。英宗至治间,召为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泰定帝时,召拜翰林侍讲学士、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均以疾辞。为人内严而外恕,家贫而行廉。有后人所辑《巴西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