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高彦敬游南山

不到南山又二年,离离秋草映寒泉。 东林萧散开莲社,西晋风流棹酒船。 古寺云烟终日合,长松风雨半空悬。 谢公未了登临兴,故向禅房借榻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离离: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东林:指庐山东林寺,这里泛指山中的寺庙。
  • 莲社:东晋时期,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创立的佛教社团,以种植莲花而得名。
  • 西晋风流:指西晋时期的文化风尚,这里特指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
  • 棹酒船:划船饮酒,形容悠闲自在的生活。
  • 古寺:古老的寺庙。
  • 云烟:云雾缭绕的景象。
  • 长松:高大的松树。
  • 禅房:僧人修行居住的房间。

翻译

已经两年未曾到访南山,如今再次来到,只见茂盛的秋草映衬着冰冷的泉水。东林寺的庭院中,莲花盛开,仿佛重现了当年莲社的盛况;而西晋时期的风流雅士,则划着酒船,享受着悠闲的生活。古老的寺庙终日被云烟缭绕,高大的松树在风雨中仿佛半空悬挂。谢公(谢灵运)的登山游览之兴未尽,因此向禅房借宿,继续他的游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邓文原与高彦敬游历南山的情景,通过对南山秋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古朴。诗中“离离秋草映寒泉”一句,既表现了秋天的萧瑟,又透露出一种清幽之美。后文通过对东林寺和西晋风流的描绘,进一步以历史典故增添了诗的文化底蕴。结尾处借用谢公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留恋和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邓文原

元绵州人,徙钱塘,字善之,一字匪石。博学工古文。世祖时辟为杭州路儒学正,调崇德州教授,擢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累迁翰林待制,出佥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鞫狱明敏。英宗至治间,召为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泰定帝时,召拜翰林侍讲学士、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均以疾辞。为人内严而外恕,家贫而行廉。有后人所辑《巴西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