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上人事母疾愈

高堂传说病逾深,多少关情自不禁。 归去恐无尝药日,平生兼有织蒲心。 乌衣子弟皆如玉,青笋啼痕欲满林。 一夜秋风苏鹤发,笑携杖锡入云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廓上人:指在寺庙中修行的人。
  • 病逾深:病情更加严重。
  • 关情:关心之情。
  • 尝药:亲自为病人试药。
  • 织蒲:指编织蒲席,这里可能指廓上人的母亲平时的工作。
  • 乌衣子弟:指穿着黑衣的年轻人,这里可能指廓上人的同门或弟子。
  • 青笋:指竹笋,这里比喻年轻人的成长。
  • 啼痕:泪痕。
  • 苏鹤发:使白发变得有生气,比喻病愈后精神焕发。
  • 杖锡:指僧人用的拐杖和锡杖。
  • 云岑:云雾缭绕的山峰。

翻译

听说高堂上的母亲病情愈发严重,我内心的关切之情无法自禁。 回去恐怕没有机会亲自为她试药,但我一生中始终怀有编织蒲席的心愿。 穿着黑衣的年轻弟子们都如同美玉一般,他们的成长如同竹笋,泪痕似乎要遍布整个林子。 一夜秋风吹过,使白发变得有生气,我笑着携带着拐杖和锡杖,步入云雾缭绕的山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病情的深切关心以及对修行生活的感慨。诗中,“高堂传说病逾深”直接点出了母亲的病情,而“关情自不禁”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无奈。后句通过“尝药”和“织蒲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和对修行生活的执着。末句以“苏鹤发”和“笑携杖锡入云岑”作结,既表达了病愈后的喜悦,也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

廖大圭

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泉州晋江人。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 2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