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生

长材硕德见时清,底事斯文未有灵。 天上谁传子虚赋,日斜犹草太玄经。 龙媒在野空思秣,鹿角浮阳竞闯萍。 顾我孤云岩壑底,相看一笑眼偏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材硕德:指有才能和德行的人。
  • 斯文:指文化或文学。
  • 子虚赋:古代文学作品,这里指高水平的文学作品。
  • 太玄经:古代哲学著作,这里泛指深奥的学问。
  • 龙媒:指高贵的马,比喻英才。
  • :喂马的饲料,这里指培养。
  • 鹿角:指鹿的角,这里比喻新生的、有活力的东西。
  • 浮阳:阳光照在水面上。
  • 竞闯萍:比喻在社会中奋斗,寻求发展。
  • 孤云岩壑:比喻隐居或孤独的生活环境。
  • 眼偏青:形容目光炯炯有神,或表示赞赏。

翻译

有才能和德行的人在清明时代显得尤为突出,但为何文学还未得到应有的灵光? 天上传来谁在传诵《子虚赋》的声音,而夕阳西下时,仍有人在研读《太玄经》。 在野外的骏马空想着得到培养,而新生的力量在阳光照耀的水面上竞相寻求发展。 我孤独地生活在山岩和深谷之中,与你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长材硕德”与“斯文”未得灵光的对比,表达了对当时文化状况的关切。诗中“子虚赋”与“太玄经”的提及,反映了作者对高深文学与哲学的向往。后两句以“龙媒”和“鹿角”为喻,描绘了英才渴望被发现与新力量积极向上的景象。结尾的“孤云岩壑”与“眼偏青”则体现了作者的隐逸情怀及对知音的期待。

廖大圭

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泉州晋江人。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 2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