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世基补漳吏寄赠兼简灵源上人

捧檄天南一笑春,几年身作卧云人。 相材自古出胥吏,史传后来无逸民。 清镜多情犹白发,青山有路隔红尘。 旧游西寺灵源在,为报衰年但隐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捧檄:指接到任命文书。
  • 天南:指南方。
  • 卧云人:隐居山林的人。
  • 相材:指有才能的人。
  • 胥吏:古代官府中的小吏。
  • 逸民:隐居不仕的人。
  • 清镜:明镜,比喻清澈的心境。
  • 多情:多愁善感。
  • 白发:指年老。
  • 青山:指隐居的地方。
  • 红尘:指尘世,纷扰的世俗生活。
  • 西寺:指西方的寺庙。
  • 灵源:指灵性的源泉,这里可能指某位高僧。
  • 隐沦:隐居沉沦,指隐居不仕。

翻译

接到任命文书,一笑春光,我在南方多年,身如卧云之人。自古以来,有才能的人多出自胥吏,但史书上后来却不再记载隐居的逸民。明镜虽清,却多了白发,多愁善感;青山之路虽在,却隔绝了红尘。旧日游历的西寺,灵源仍在,为了报告我这衰老之年,只能选择隐居沉沦。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诗中,“捧檄天南一笑春”展现了诗人接到任命时的轻松心情,而“几年身作卧云人”则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留恋。诗中提到“相材自古出胥吏,史传后来无逸民”,既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现实的不满。最后,诗人以“为报衰年但隐沦”作结,表明了自己选择隐居的决心,体现了对清静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的超越。

廖大圭

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泉州晋江人。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 2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