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避暑

· 郑洪
龙门绝顶松风冷,空翠湿衣山更深。 六月地炉长拥火,半窗云影便成阴。 悬厓果熟猿争树,白昼人惊鬼出林。 一个老僧飞锡去,不知消息到如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门:地名,此处指位于山峰之巅的龙门。
  • 空翠:指山中的雾气和露水。
  • 湿衣:形容雾气重,仿佛能湿透衣物。
  • 地炉:指山中的地热,形容天气炎热。
  • 飞锡:佛教用语,指僧人云游四方。

翻译

在龙门的绝顶之上,松树间的风带着冷意,山中的雾气和露水仿佛能湿透衣物,使得山谷显得更加幽深。六月的山中,地热如火炉般持续发热,而半扇窗户外的云影却带来了阴凉。悬崖上的果实成熟了,猿猴们争抢着树木,白天里,人们惊讶地看到鬼魅般的影子从林中闪现。一位老僧带着他的锡杖云游去了,至今没有他的消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龙门绝顶的夏日景象,通过对比冷风与湿雾、炎热与阴凉,生动地展现了山中的气候特点。诗中“悬厓果熟猿争树,白昼人惊鬼出林”一句,以猿猴争果和鬼魅出没的描写,增添了神秘和惊险的氛围。结尾提到老僧飞锡而去,不知消息,留下一丝悬念,使人感受到山中的孤寂与深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

郑洪

元永嘉人,一作三衢人,字君举,号素轩,善诗。有《素轩集》。 ► 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