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 与张三老善友

春去秋来染鬓斑。日将月就,断送朱颜。铅亏汞水海源乾。亢尽琼酥,枯损金兰。 好养三元闭五关。高奔日月,光射鳌山。结成圆宝雪霜寒。眼底如如,物外闲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染鬓斑:指头发因年老而变得斑白。
  • 日将月就:形容时间的流逝,日月如梭。
  • 断送朱颜:指随着时间的流逝,青春美貌不再。
  • 铅亏汞水:比喻生命的精华逐渐流失。
  • 海源乾:比喻生命的源泉枯竭。
  • 亢尽琼酥:比喻生命的精华耗尽。
  • 枯损金兰:比喻友情或生命力的衰退。
  • 三元:指天、地、人三才。
  • 闭五关:指修炼内丹时关闭五官,以集中精神。
  • 高奔日月:比喻追求高远的目标或理想。
  • 光射鳌山:比喻光芒四射,照亮四方。
  • 结成圆宝:比喻修炼成果圆满。
  • 雪霜寒:比喻修炼过程中的艰辛和困难。
  • 眼底如如:形容心境平和,无动于衷。
  • 物外闲闲:形容超脱世俗,心境宁静。

翻译

春天过去,秋天又来,我的鬓发已经斑白。日月如梭,我的青春美貌也已不再。生命的精华如同铅汞流失,源泉已经枯竭。生命的精华耗尽,友情和生命力也在衰退。

我努力修炼,关闭五官,专注于三才的修炼。我追求高远的目标,如同日月高悬,光芒照亮四方。我的修炼成果圆满,如同结成的宝珠,在雪霜的寒冷中更显珍贵。我的心境平和,超脱世俗,宁静而自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通过修炼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精神追求和内心平和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修炼的深刻理解。

刘志渊

金道士。万泉人,字海南,号元冲子。童时不作嬉戏,事亲至孝。慕仙学道,后遇长春真人丘处机于栖游庵。金末兵乱,避于绵山。卒年七十九。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