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闲人闲乐琴书味。行货药囊符水。顿然识破,沾名作解,蹉跎真计。枯木岩前累。要撅劣、诸缘总弃。剔开性月,时时不昧,忘神气,养虚体。 炼就不空真智。向太虚、神妙成器。净明体态,纵横恢廓,一尘无翳。圆觉融三际。具庄严、法身纯粹。显如如了了,真常安住,彻无生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货:指游走卖药。
  • 药囊:装药的袋子。
  • 符水:指道士画符箓的水,被认为有治病或驱邪的作用。
  • 沾名作解:指为了名声而解释事物。
  • 蹉跎:虚度光阴。
  • 枯木岩前累:比喻心境如枯木,难以生发新意。
  • 撅劣:指抛弃劣质的事物或思想。
  • 性月:指本性如明月般清澈。
  • 不空真智:指无障碍的真实智慧。
  • 太虚:指宇宙未形成时的虚无状态。
  • 净明体态:指清净明澈的状态。
  • 恢廓:广阔无边。
  • 圆觉:圆满的觉悟。
  • 三际:指过去、现在、未来。
  • 法身:指佛的法身,即佛的真实体性。
  • 如如:指真实不变的状态。
  • 真常:指永恒不变的真实。
  • 无生:指超越生死的境界。

翻译

闲暇之余,我享受着琴书带来的乐趣。我带着药囊和符水四处游走,治病救人。突然间,我领悟到,为了名声而解释事物,其实是在虚度光阴,这不是真正的追求。我的心境如同枯木,需要抛弃那些劣质的事物和思想。我要剔除一切杂念,保持本性如明月般清澈,时时刻刻不昧于心,忘记身体的束缚,修养内在的精神。

我修炼出了无障碍的真实智慧,这种智慧在宇宙的虚无中变得神妙无比。我的状态清净明澈,广阔无边,没有任何尘埃能够遮蔽。我达到了圆满的觉悟,融汇了过去、现在、未来。我的法身纯粹庄严,显示出真实不变的状态,永恒安住,彻底超越了生死的束缚。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闲暇之余对琴书的热爱,以及通过修行获得的深刻领悟。作者认识到,追求名声和解释事物只会虚度光阴,真正的追求应该是保持内心的清净和智慧。通过修炼,作者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体验到了清净、明澈、广阔无边的心灵状态,最终达到了超越生死的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修行和内心追求的深刻理解。

刘志渊

金道士。万泉人,字海南,号元冲子。童时不作嬉戏,事亲至孝。慕仙学道,后遇长春真人丘处机于栖游庵。金末兵乱,避于绵山。卒年七十九。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