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 令

休执相皆空。徒滞顽空。劳劳不见有中空。空里混成神妙体,空乃不空。 此理是真空。物物明空。念无念念不争空。照见缘空成深智,方了圆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执相:执着于事物的表象。
  • 皆空:一切都是空的,佛教用语,指世间万物皆无自性,都是空幻不实的。
  • 顽空:指空无一物,死寂的状态。
  • 中空:中间空虚,没有实质内容。
  • 神妙体:指超越形体的精神或灵性实体。
  • 真空:真正的空,指超越一切相对的存在,是佛教中的最高境界。
  • 念无念念:没有念头的念头,即超越了念头的状态。
  • 缘空:因缘和合而成的空,指一切现象都是因缘条件下的暂时存在。
  • 深智:深邃的智慧。
  • 圆空:圆满的空,指达到了完全的空性,即一切皆空的最高境界。

翻译

不要执着于事物的表象,认为一切都是空的。不要停留在空无一物的死寂状态。劳碌奔波中,我们看不到中间的空虚。空无之中混合形成了超越形体的精神实体,这样的空其实并不空。

这是真正的空,它让一切事物都显得明亮而空灵。没有念头的念头,不会去争夺空无。通过观察因缘和合而成的空,我们获得了深邃的智慧,这才理解了圆满的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空”的不同层次和境界的探讨,表达了佛教中关于“空”的深刻理解。诗人首先否定了对事物表象的执着和对空无一物的死寂状态的停留,进而指出真正的空是一种超越形体的精神实体,它不是空无一物,而是充满了神妙。最后,诗人强调通过深智的照见,才能理解圆满的空,即一切皆空的最高境界。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哲学的深刻领悟和精湛的艺术表达。

刘志渊

金道士。万泉人,字海南,号元冲子。童时不作嬉戏,事亲至孝。慕仙学道,后遇长春真人丘处机于栖游庵。金末兵乱,避于绵山。卒年七十九。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