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陵:今南京的古称。
- 澹(dàn):平静,淡泊。
- 朱雀桥:金陵城南的一座桥,历史悠久。
- 柏台:古代官署的美称,这里指高官显贵。
- 貂荐:指高官的服饰,貂皮制成的帽子或衣物。
- 峨群公:指高耸的官员们,形容其地位显赫。
- 经济理:治理国家的道理。
- 贤俊崇:尊崇贤能之士。
翻译
金陵,这座南方的重镇,历史兴衰尽在眼前。青山静默无言,万里长江向东流去。朱雀桥上的高楼,野外的笛声与秋风交织。你此行将游览这些遗迹,弹琴送别飞翔的鸿雁。在云霄间的柏台,高官们穿着貂皮服饰,地位显赫。你说要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尊崇贤能之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的历史沧桑和自然景观,通过“青山澹无言,万里江流东”表达了历史的深远和自然的恒常。诗中“朱雀桥”、“野笛交秋风”等意象,增添了诗意的浪漫与哀愁。末句强调“经济理”与“贤俊崇”,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人才重视的深刻见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友人游历的赠别,也是对国家未来的深思。
刘诜
元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325篇诗文
刘诜的其他作品
- 《 秧老歌三首 其一 》 —— [ 元 ] 刘诜
- 《 和王帅赴广东过快阁寄文同予 》 —— [ 元 ] 刘诜
- 《 湖山歌送攸州武宽则再入京 》 —— [ 元 ] 刘诜
- 《 龙文璟和余韵次谢并简汉英 》 —— [ 元 ] 刘诜
- 《 癸卯元日晴继复雪亦不废出谷日复晴归乡涂宿上元观灯野庙随所赋得十绝 其五 》 —— [ 元 ] 刘诜
- 《 临江仙 · 戏留友人 》 —— [ 元 ] 刘诜
- 《 石洞杂赋三首石洞 》 —— [ 元 ] 刘诜
- 《 哭萧孚有四首 其四 》 —— [ 元 ] 刘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