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杂赋三首石洞

· 刘诜
重岩括元气,云窦出涌泉。 迸流络广石,百尺高帘悬。 微风度午日,烨烨生红烟。 始知穷幽讨,奇观满垓埏。 我友趁奔鹿,搴裳陟其巅。 蹇步独竛竮,矫想为欣然。 瓢汲试茶鼎,庶足凌飞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岩:高耸的岩石。
  • :包含,聚集。
  • 元气:自然界的生命力。
  • 云窦:云雾缭绕的洞穴。
  • 涌泉:喷涌的泉水。
  • 迸流:喷射流动。
  • :环绕。
  • 广石:宽阔的石头。
  • 高帘:形容瀑布如高挂的帘幕。
  • :穿过。
  • 烨烨:明亮闪耀的样子。
  • 红烟:形容阳光照射下水雾形成的景象。
  • 穷幽讨:深入探寻幽深之处。
  • 垓埏:边际,这里指广阔的地方。
  • 奔鹿:奔跑的鹿。
  • 搴裳:提起衣裳。
  • :登,上升。
  • 蹇步:行走困难的样子。
  • 竛竮:行走不稳的样子。
  • 矫想:高远的思绪。
  • 瓢汲:用瓢取水。
  • 茶鼎:煮茶的器具。
  • 凌飞仙:超越凡尘,达到仙境。

翻译

高耸的岩石聚集着自然的生命力,云雾缭绕的洞穴中喷涌出泉水。泉水喷射流动,环绕着宽阔的石头,形成百尺高的瀑布,如同高挂的帘幕。微风穿过午后的阳光,水雾在阳光下闪耀着红色的光芒。这才知道深入探寻幽深之处,会发现如此奇观遍布广阔之地。我的朋友追逐着奔跑的鹿,提起衣裳登上山顶。我步履蹒跚,独自踉跄,但心中却充满了高远的思绪,感到欣然。我用瓢取水,准备在茶鼎中煮茶,希望这足以让我超越凡尘,达到仙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幽深自然的山水画面,通过“重岩”、“云窦”、“涌泉”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诗中“迸流络广石,百尺高帘悬”生动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而“微风度午日,烨烨生红烟”则巧妙地捕捉了阳光下水雾的美丽光影。后文通过“我友趁奔鹿,搴裳陟其巅”等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探寻未知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刘诜

元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