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二首

· 刘诜
月入暑未解,夜久凉始归。 山月升渐高,照见幽人衣。 幽人行未已,月亦转墙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暑未解:暑气未消。
  • 幽人:隐士,这里指诗人自己。
  • 转墙西:月亮移动到墙的西侧。

翻译

月色降临,暑气尚未消散,夜深了才开始回家。 山间的月亮渐渐升高,照亮了隐士的衣裳。 隐士还在行走,而月亮也已移到了墙的西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夜晚的月色和隐士的行踪,展现了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中“月入暑未解”一句,既表达了夜晚的凉爽,又暗示了白天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后两句通过对月亮位置的细腻描写,巧妙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隐士的孤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刘诜

元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