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怨

· 刘涣
锦楼花雾飘绿尘,芙蓉屏深凝浅春。 微酣着人娇欲睡,彩云载梦隔湘水。 双螺小娃催理妆,粉绵拂拭鸾镜光。 浓黛扫眉桂叶长,凉露濯手蔷薇香。 家本石城南市住,早年悔作青楼倡。 十八梳成金翅髻,青虫簪滑鸦背腻。 歌声绕梁揭尘起,细簧咽秋凤雏语。 翠绡舞衣珠佩结,砑金天鹅银蛱蝶。 神女骑龙别楚宫,巫云蜀雨随峡风。 别离何多欢乐少,牛女隔河怨秋老。 黄衫少年下楼去,马蹄隆隆浩无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锦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 花雾:形容花间的雾气,朦胧如雾。
  • 绿尘:指绿色的尘埃,这里形容花雾的颜色。
  • 芙蓉屏:绘有芙蓉图案的屏风。
  • 微酣:微微醉酒的状态。
  • 彩云载梦:比喻梦境美好,如同彩云承载。
  • 湘水:湘江,中国南方的一条河流。
  • 双螺:指双螺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髻。
  • 小娃:年轻女子。
  • 粉绵:化妆用的粉扑。
  • 鸾镜:古代镜子的一种,常用来比喻镜子。
  • 浓黛:深色的眉笔。
  • 桂叶长:形容眉毛形状像桂叶一样长。
  • 凉露:清晨的露水。
  • 濯手:洗手。
  • 蔷薇香:蔷薇花的香气。
  • 石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青楼:古代指妓院。
  • :古代指歌舞妓。
  • 金翅髻:一种发髻的样式。
  • 青虫簪:一种发饰,形状像青虫。
  • 鸦背腻:形容发饰光滑如鸦背。
  • 绕梁:形容歌声悠扬,回旋不绝。
  • 揭尘起:形容歌声高亢,扬起尘埃。
  • 细簧:细小的簧片,这里指乐器的声音。
  • 凤雏语:形容声音清脆如小凤凰的叫声。
  • 翠绡:绿色的丝织品。
  • 珠佩结:装饰有珠子的佩饰。
  • 砑金:用金箔装饰。
  • 天鹅银蛱蝶:形容装饰华丽,如同天鹅和银色的蝴蝶。
  • 神女骑龙:神话中的形象。
  • 巫云蜀雨:形容神秘而美丽的景象。
  • 峡风:峡谷中的风。
  • 牛女:指牛郎织女,中国古代的星宿传说。
  • 黄衫少年:穿着黄色衣服的年轻人。
  • 隆隆:形容马蹄声。
  • 浩无主:形容马蹄声响亮,无人驾驭。

翻译

华丽的楼阁中,花雾飘散着绿色的尘埃,芙蓉屏风后,春意凝结成淡淡的色彩。微醺中,人儿娇媚欲睡,美好的梦境仿佛被彩云承载,隔着湘水飘远。双螺髻的小姑娘催促着整理妆容,用粉扑轻轻拂拭着鸾镜,使其光亮。深色的眉笔画出长长的桂叶眉,清晨的露水洗手间,蔷薇的香气扑鼻。她本是石城南市的居民,早年曾悔恨成为青楼中的歌舞妓。十八岁时梳成金翅髻,青虫簪滑顺如鸦背。歌声悠扬,回旋不绝,高亢到扬起尘埃,乐器的声音清脆如小凤凰的叫声。绿色的丝织舞衣上装饰着珠子,金箔装饰的天鹅与银色的蝴蝶交相辉映。神话中的神女骑着龙离开楚宫,巫山云雨随着峡谷的风飘散。别离多而欢乐少,牛郎织女隔着银河,怨恨着秋天的老去。穿着黄色衣服的少年下楼离去,马蹄声隆隆作响,无人驾驭,浩浩荡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青楼女子的生活片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容貌、情感以及生活环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如“锦楼花雾”、“芙蓉屏”、“彩云载梦”等,构建了一个既梦幻又现实的世界。通过对女子妆容的详细描写,以及对她早年生活的回顾,表达了女子对过去生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无奈。结尾处的“黄衫少年下楼去”则暗示了女子的孤独和无助,马蹄声的隆隆作响,更是加深了这种孤寂和无主的氛围。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刘涣

姓亦作镏。元明间浙江山阴人,祖籍洛阳。通《毛诗》。元顺帝至正间,御史奥林荐为三茅书院山长,道艰不赴。老以诗酒自娱。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