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

· 杨载
庭树号蝉日已凉,寒云横雁夜何长。 挟书万里千明主,仗剑三年别故乡。 西北诸山连朔漠,东南众水隔荆扬。 淹留不去惭苏子,莫遣貂裘厌雪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挟书:携带书籍。
  • 仗剑:手持剑,比喻从军或出行。
  • 朔漠:北方的沙漠。
  • 荆扬:指荆州和扬州,古代中国的两个地区。
  • 淹留:停留,逗留。
  • 苏子:指苏轼,宋代文学家。
  • 貂裘:用貂皮制成的衣服,这里指贵重的衣物。
  • :遭受,忍受。

翻译

庭院中的树上的蝉鸣声宣告着日渐凉爽,寒冷的云层横亘在雁群之上,夜晚显得格外漫长。我带着书籍万里迢迢地来拜见明君,手持剑离开故乡已有三年。西北的群山连绵不绝,延伸至北方的沙漠,东南的众多河流将荆州和扬州分隔开来。我停留在此,感到羞愧,如同苏轼一般,不愿让我的貂裘遭受雪霜的侵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行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挟书万里千明主,仗剑三年别故乡”展现了诗人的壮志与离愁,而“西北诸山连朔漠,东南众水隔荆扬”则巧妙地描绘了地理的辽阔与隔绝。结尾处借用苏轼的典故,表达了自己不愿受困于寒冷与艰难境遇的决心,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杨载

杨载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涉群书,赵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复科举,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岁。载以文名,自成一家,诗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杨仲弘诗》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