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萧君用

· 杨载
崔嵬出水翠云浮,舁轿拖舟岂厌游。 澶漫渠河方涉夏,萧条竹树已迎秋。 衔杯兴尽人先醉,舞剑歌长客易愁。 八月江湖翻渤澥,长竿更约与君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崔嵬(cuī wéi):形容山势高峻。
  • 舁轿(yú jiào):抬轿子。
  • 澶漫(chán màn):形容水流宽广。
  • 衔杯:指饮酒。
  • 渤澥(bó xiè):指渤海,这里泛指大海。

翻译

高耸的山峰从水面突兀而出,翠绿的云朵飘浮其上,抬轿子拖船游玩岂会厌倦。 宽阔的渠河在夏日里流淌,竹林树木已显露出秋天的萧瑟。 饮酒作乐,兴致已尽,人已先醉,舞剑唱歌,长夜客易生愁。 八月江湖波涛汹涌,如同翻滚的渤海,我更约你一同投竿垂钓。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夏日与秋意交织的江湖景色,通过“崔嵬出水翠云浮”和“澶漫渠河方涉夏”等句,生动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与季节的变迁。诗中“衔杯兴尽人先醉,舞剑歌长客易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结尾的“八月江湖翻渤澥,长竿更约与君投”则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杨载

杨载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涉群书,赵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复科举,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岁。载以文名,自成一家,诗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杨仲弘诗》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