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坡书楚颂卷

· 滕斌
欧公家颍川,坡老田阳羡。 是皆非吾土,而乃此留恋。 种橘知何时,何时归去兮? 归而谋之妇,惜无李衡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欧公: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 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欧阳修的故乡。
  • 坡老:指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 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苏轼曾在此地有田产。
  • 非吾土:不是自己的家乡。
  • 种橘:指苏轼在《楚颂》中提到的种橘之事。
  • 李衡妻:李衡是唐代人,其妻因李衡被贬而自杀,这里指苏轼的妻子没有像李衡妻那样为丈夫的遭遇而自杀。

翻译

欧阳修的家乡在颍川,苏轼的田地在阳羡。 虽然这些地方都不是我的家乡,但我却对此地留恋不已。 种橘的事情何时才能实现,何时才能归去呢? 归去后要和妻子商量,可惜我没有像李衡那样的妻子。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欧阳修和苏轼的家乡与田地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这两位文学巨匠的敬仰以及对他们生活足迹的留恋。诗中“种橘知何时,何时归去兮?”反映了作者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结尾的“归而谋之妇,惜无李衡妻”则巧妙地以李衡妻的典故,表达了对家庭和妻子的思念,同时也透露出对苏轼遭遇的同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滕斌

滕斌

元黄州黄冈人,字玉霄,一名宾。喜纵酒,其谈笑笔墨,为人传诵。武宗至大间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山为道士。有《玉霄集》。 ► 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