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伯玉四川行省都事

浣花溪上草堂存,今见能诗几代孙。 橘刺藤梢隐丛竹,椒浆桂酒荐芳荪。 日长画省文书静,春近岷江雪浪奔。 我向东吴君向蜀,别离从古解销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浣花溪: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溪畔有唐代诗人杜甫的故居“浣花草堂”。
  • 草堂:杜甫在成都时的居所,现为杜甫草堂博物馆。
  • 椒浆桂酒:椒浆,用花椒浸泡的酒,古代用于祭祀或宴饮;桂酒,用桂花酿制的酒,也常用于祭祀或宴饮。
  • 岷江: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流经四川盆地。
  • 画省:指官署,这里特指四川行省的官署。
  • 文书静:指官署中的文书工作清闲。
  • 岷江雪浪奔:形容岷江水势汹涌,如同雪白的浪花奔腾。
  • 东吴:古代指江苏一带,这里指作者赵孟頫所在的地区。
  • 别离:分别,离别。
  • 解销魂:形容离别时的极度悲伤。

翻译

在浣花溪畔的草堂依旧保存完好,如今能看到杜甫的诗才传承了几代子孙。 橘树的刺和藤蔓的梢头隐没在丛生的竹林中,椒浆桂酒用来祭祀芳香的荪草。 长日里官署中的文书工作清闲,春天将近时岷江的水势如同雪白的浪花奔腾。 我即将前往东吴,而你将向蜀地进发,自古以来,别离总是能解开人们心中的极度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浣花溪畔杜甫草堂的静谧景象,以及四川行省官署的宁静和岷江的壮阔。通过对比杜甫诗才的传承与官署的清闲,以及岷江的奔腾与别离的悲伤,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杜伯玉的深情告别和对未来旅途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文历史的深刻感受,同时也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风格和情感表达。

赵孟頫

赵孟頫

元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幼聪敏,为文操笔立就。以父荫为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世祖征入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帝欲使与闻中书政事,固辞。每见,必语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敏。诗文清邃奇逸,书法兼工篆、隶、行草,自成一家。绘画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马、花鸟。有《松雪斋文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