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宏斋遗藁

· 赵汸
村馆文场迹已陈,时妆不入白头新。 梧翁去后情怀落,虚叟归来感慨频。 故国神游身似客,荒村梦断孰为邻。 已知消长从来事,安得机谋恐胁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宏斋遗藁:指宏斋留下的文稿。
  • 时妆:当时的时尚装饰。
  • 梧翁:可能指某位已故的文人或朋友。
  • 虚叟: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另一位已故的文人。
  • 故国神游:在梦中或想象中游历故国。
  • 荒村梦断:在荒凉的村落中,梦境被打断。
  • 消长:指事物的兴衰变化。
  • 机谋:计谋,策略。
  • 恐胁人:使人感到恐惧或威胁。

翻译

村中的文场痕迹已显陈旧,当时的时尚不再适合白发新添的我。 梧翁去世后,我的情感变得落寞,虚叟归来时,感慨连连。 在梦中游历故国,我仿佛成了过客,荒凉的村落里,梦境被无情打断,谁又能成为我的邻伴? 已经知道事物的兴衰变化是自然规律,又怎能用计谋去恐吓他人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诗中,“村馆文场迹已陈”一句,既描绘了文场的陈旧,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老去。后文通过对“梧翁”和“虚叟”的提及,进一步抒发了对逝去友人和时光的哀思。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洞察和对人生态度的超然,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

赵汸

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