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古逸汪先生墓

· 赵汸
百年高兴太平时,丧乱空馀死后悲。 烟草已墟颜氏巷,云山犹写杜陵诗。 饮冰食蘖老逾壮,锻铁椎金幼已奇。 赖有诸孙营葬地,清风谁镌首阳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省古逸汪先生墓:指探访古时隐逸之士汪先生的墓地。
  • 百年高兴太平时:指汪先生生前在太平盛世中度过了快乐的百年。
  • 丧乱空馀死后悲:意指汪先生去世后,留下的只有战乱和悲伤。
  • 烟草已墟颜氏巷:烟草,指烟雾;墟,废墟;颜氏巷,可能指汪先生生前居住的地方。
  • 云山犹写杜陵诗:云山,指远处的山景;杜陵诗,指杜甫的诗,这里比喻汪先生的诗文。
  • 饮冰食蘖老逾壮:饮冰食蘖,形容生活清苦;老逾壮,指年纪虽老但精神更加旺盛。
  • 锻铁椎金幼已奇:锻铁椎金,指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幼已奇,指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
  • 诸孙:指汪先生的后代。
  • 首阳碑:指墓碑,首阳是山的名字,常用来象征墓地。

翻译

探访古时隐逸之士汪先生的墓地,他生前在太平盛世中度过了快乐的百年,去世后留下的只有战乱和悲伤。他曾居住的地方如今已成废墟,烟雾缭绕;而远处的山景依旧,仿佛还在吟咏着他的诗文。他一生清苦,但年纪虽老精神更加旺盛;从小就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显示出非凡的才能。幸好有他的后代为他安葬,但谁来为这清风刻下墓碑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探访汪先生墓地的场景,表达了对汪先生生前事迹的怀念以及对其死后境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汪先生生前的快乐与死后的悲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悲伤。同时,通过对汪先生生平的简要描述,展现了其坚韧不拔、才华横溢的形象。结尾处的疑问,更是增添了诗作的深沉与哀婉,使读者对汪先生的生平与遭遇产生共鸣。

赵汸

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