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元日晴继复雪亦不废出谷日复晴归乡涂宿上元观灯野庙随所赋得十绝

· 刘诜
绿麦黄栀染茧丝,纸旗戏鼓祭丛祠。 少年风物今仍在,别有伤心人未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癸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方式,这里指的是某一年的癸卯年。
  • 元日: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 出谷:离开山谷,这里指离开家乡。
  •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
  • 观灯:观赏元宵节的花灯。
  • 野庙:乡村的小庙。
  • 茧丝:蚕茧中的丝。
  • 纸旗戏鼓:用纸做的旗帜和戏台上的鼓,这里指的是乡村的节日装饰和娱乐活动。
  • 丛祠:聚集在一起的小庙。
  • 风物:风景和事物,这里指的是乡村的景象和习俗。

翻译

在癸卯年的新年第一天,天气先是晴朗后又下起了雪,但这并没有阻止我离开山谷。到了元宵节那天,天气又转晴了。我回到家乡,在路上住宿时,观赏了上元节的灯火,并在野外的庙宇中随性地赋诗。这些诗共有十首。

其中一首诗写道:绿色的麦田和黄色的栀子花像是染上了茧丝的颜色,纸做的旗帜和戏台上的鼓声在丛祠中响起,庆祝着节日。少年时代的风景和习俗至今依旧,但有些人却不知道,这背后隐藏着多少伤心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癸卯年元日至元宵节期间的经历和感受。通过对比元日的晴雪变化和元宵节的晴朗,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诗中提到的绿麦、黄栀、茧丝等自然元素,以及纸旗、戏鼓等节日装饰,生动地再现了乡村的节日氛围。结尾处的“别有伤心人未知”则透露出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感慨,增添了诗的深度和情感的复杂性。

刘诜

元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