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和友人

· 刘诜
二月微暄试白团,得晴一笑未应难。 故人不至花频落,好句初成酒半酣。 郭外渔樵无世念,墓门翁仲看人欢。 夜归坐听潇潇雨,自剪西堂寸烛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寒食的习俗。
  • 微暄:微暖。
  • 白团:指寒食节吃的冷食,如青团等。
  • 郭外:城外。
  • 渔樵:渔夫和樵夫,泛指普通百姓。
  • 世念:世俗的念头。
  • 墓门:墓地的入口。
  • 翁仲:古代传说中的巨人,后指墓前的石人。
  • 自剪西堂寸烛残:自己剪去西堂里快要燃尽的蜡烛的残端。

翻译

二月天气微暖,尝试着吃寒食节的白团,得到了晴朗的天气,一笑之间,似乎并不难。 故人没有到来,花儿也频频凋落,好诗句刚刚写成,酒也喝得半醉。 城外的渔夫和樵夫没有世俗的念头,墓地前的石人看着人们欢乐。 夜晚归来,坐在屋里听着潇潇的雨声,自己剪去西堂里快要燃尽的蜡烛的残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和诗人的心情。诗中,“二月微暄试白团”一句,既点明了时节,又通过“微暄”和“白团”两个细节,勾勒出了节日的氛围。后文通过对“故人不至”和“花频落”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和淡淡的哀愁。而“郭外渔樵无世念,墓门翁仲看人欢”则进一步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世俗与超脱、生与死的对比,深化了诗的主题。结尾的“夜归坐听潇潇雨,自剪西堂寸烛残”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晚归家后的静谧与自省,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刘诜

元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