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寄曹溪禅寺并东南山长老三首

· 刘鹗
诏持玉节遍咨询,岭海重来白发新。 济世不存菩萨行,当年徒见宰官身。 痛怜世外何多劫,远想山中别有春。 寄语堂头大和尚,何当握手话前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诏持玉节:皇帝的命令和信物。
  • 遍咨询:广泛地咨询和了解情况。
  • 岭海:指岭南地区,即今广东一带。
  • 白发新:新添的白发,指年岁已高。
  • 济世:救助世人。
  • 菩萨行:菩萨的行为,指慈悲为怀,利益众生。
  • 宰官身:指官吏的身份。
  • 堂头大和尚:对寺庙住持的尊称。
  • 何当:何时能够。
  • 前因:前世的因缘。

翻译

皇帝命令我带着玉节四处咨询,再次来到岭南,我的白发又添新。 我虽然想要救助世人,却没有菩萨那样的行为,当年只是徒有官吏的身份。 我痛心地怜悯这世外还有多少劫难,远远地想着那山中别有一番春天的景象。 我想寄语给寺庙的住持大和尚,何时我们能够握手,共同回忆前世的因缘?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佛教的向往。诗中,“诏持玉节遍咨询”展现了诗人的使命感,而“岭海重来白发新”则流露出岁月的无情。诗人自愧“济世不存菩萨行”,表达了对菩萨慈悲精神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自己作为官吏的无奈。末句“寄语堂头大和尚,何当握手话前因?”则透露出诗人对佛教的亲近感,以及对前世因缘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刘鹗

元吉安永丰人,字楚奇。仁宗皇庆间荐授扬州学录,历翰林修撰,擢江州总管,升广东副使,拜江西参政。守韶六年,后为江西红巾军所破,被执死。为文风骨高秀,学者称浮云先生。有《惟实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