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至

沈陆如云跬步艰,忽传驿信自燕山。 九霄日御龙光起,万里春乘海道还。 忠义铭心扶壮节,老癃垂涕洗愁颜。 中原黎庶知何似,想望疏恩溥蒯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沈陆:指沉重的陆地,比喻艰难的处境。
  • 跬步:半步,形容极短的距离。
  • 驿信:通过驿站传递的消息。
  • 燕山:山脉名,位于今河北省北部。
  • 九霄:天空极高处。
  • 日御:指太阳。
  • 龙光:指皇帝的恩宠或荣耀。
  • 海道:海上航道。
  • 忠义:忠诚和义气。
  • 壮节:高尚的节操。
  • 老癃:年老体弱。
  • 愁颜:忧愁的面容。
  •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带。
  • 黎庶:百姓。
  • 疏恩:广施恩惠。
  • :普遍。
  • 蒯菅:两种草本植物,比喻普通百姓。

翻译

在沉重的陆地上,每一步都艰难无比,突然传来从燕山驿站传来的消息。 九天之上,太阳的光辉照耀,万里之外,春天乘着海路归来。 忠诚和义气铭记在心,扶持着高尚的节操,年老体弱的人流下眼泪,洗去了忧愁的面容。 中原的百姓们知道怎样了吗?想象着广施恩惠给普通百姓的情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艰难处境中接到好消息的喜悦,以及对忠诚和节操的赞美。诗中通过“沈陆”与“跬步”形象地表达了艰难的处境,而“驿信自燕山”则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后两句以太阳的光辉和春天的归来象征皇帝的恩宠和国家的复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关怀和对广施恩惠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国家的深厚情感。

周霆震

周霆震

霆震,字亨远,吉州安成人。以先世居石门田西,故又号石田子。初云生于前至元之季,宋之先辈遗老尚在,执经考业,遍于诸公之庐。若王梅边、彭鲁斋、龙麟洲、赵青山诸公皆器重之。科举行,再试不利,乃杜门授经,专意古文辞,尤为申斋、桂隐二刘所识赏。晚遭至正之乱,东西奔走,作为诗歌,多哀怨之音。明洪武十二年卒,时年八十有八矣,门人私谥曰清节先生。庐陵晏壁葺其遗稿曰《石初集》。老友梅间张瑩称其沈著痛快,慷慨抑扬,非勉强步骤者所能及。近时诗文一变,蹈袭梁、隋,以夸淫靡丽为工,纤弱妍媚为巧,是皆先生之罪人。石初之序梅间也,亦曰近时谈者,糠秕前闻,或冠以虞邵庵之序而名唐音,有所谓「始音」、「正始」、「遗响」者。孟郊、贾岛、姚合、李贺诸家,悉在所黜。或托范德机之名选少陵集,止取三百十一篇,以求合于夫子删诗之数。承讹踵谬,转相迷惑而不自知。盖石初天性介特,其持论之严,固非时好之所能易也。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