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隐诗为浙东佥事毕公赋
山人隐迹樵空峒,天王赐见明光宫。
执柯伐柯喻为学,兹理讲贯融心胸。
侁侁胄子国元气,有命剖析开昏蒙。
斧斤斲就栋梁器,欂栌椳楔纷相从。
贤能往往布清要,利泽天下山人功。
功成又复视民俗,绣衣玉斧蓬莱东。
剪除枳棘毓嘉木,坐听于越歌时雍。
会稽秦望尝独往,此心犹羡樵径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樵隐:隐居山林的樵夫。
- 空峒:空旷的山洞。
- 天王:指皇帝。
- 明光宫:古代宫殿名,此处指朝廷。
- 执柯伐柯:比喻学习或做事。
- 兹理:这个道理。
- 讲贯:讲解贯通。
- 侁侁胄子:众多的贵族子弟。
- 国元气:国家的根本。
- 有命:有命令。
- 剖析:分析解释。
- 开昏蒙:启蒙,使人明白。
- 斧斤:斧头。
- 斲就:砍削成。
- 栋梁器:比喻重要的人才。
- 欂栌椳楔:各种建筑用的木料。
- 布清要:担任重要职务。
- 利泽天下:造福天下。
- 视民俗:观察民情。
- 绣衣玉斧:华丽的服饰和工具,指高官。
- 蓬莱东:指东海,也指浙江一带。
- 剪除枳棘:清除障碍。
- 毓嘉木:培育良木。
- 于越歌时雍:于越,古地名,指浙江一带;歌时雍,指和谐的歌声。
- 会稽秦望:会稽山和秦望山,浙江的名山。
- 樵径风:樵夫走的小路和山风。
翻译
隐居山林的樵夫住在空旷的山洞中,皇帝赐予他见面的机会在明亮的宫殿里。他用手中的斧头比喻学习或做事,这个道理他讲解得心应手。众多的贵族子弟是国家的根本,皇帝命令他分析解释,使他们明白。他用斧头砍削成重要的人才,各种建筑用的木料纷纷相随。贤能的人往往担任重要职务,造福天下,这都是山人的功劳。功成之后,他又去观察民情,穿着华丽的服饰,手持玉斧,前往东海的浙江一带。他清除障碍,培育良木,坐听浙江一带和谐的歌声。他曾独自前往会稽山和秦望山,心中仍然向往樵夫走的小路和山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樵夫,他不仅深谙为学之道,还能将这些道理传授给国家的未来——贵族子弟,使他们成为栋梁之才。诗中,“执柯伐柯”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学习比作伐木,形象生动。后文则展现了这位樵夫的功成身退,他不仅在朝中有所作为,还关心民情,最终回归自然,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人岑安卿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岑安卿的其他作品
- 《 董止庵诗卷 》 —— [ 元 ] 岑安卿
- 《 述古四章送范瑞卿回越 》 —— [ 元 ] 岑安卿
- 《 悼吴武伯 》 —— [ 元 ] 岑安卿
- 《 王子英馆杨氏作诗自述以柬之 》 —— [ 元 ] 岑安卿
- 《 送陈元纲巡检葬亲毕还乌江 》 —— [ 元 ] 岑安卿
- 《 元日有感率成口号示季渊侄辈效储光羲体 》 —— [ 元 ] 岑安卿
- 《 次郑元秉陪刘同知谒子陵祠韵 》 —— [ 元 ] 岑安卿
- 《 偶读戴帅初先生寿陈太傅用东坡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二句为韵有感依韵续其后亦寓世态下劣自己不遇之意云尔 》 —— [ 元 ] 岑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