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章华台

金茎擎露空崔嵬,湖台筑恨心犹哀。 剖桐殡土事暧昧,祸机元自长生来。 寿踰大耋世已稀,赵国憸人心险巇。 盗兵诛佞两非是,屈氂督战犹惊疑。 衔冤竟殒鸠泉里,壶关三老言非迟。 向无少卿护病已,上林僵柳何缘起。 空馀老泪滴纹甃,斑斑相间苔花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茎擎露:金茎,指铜制的仙人承露盘的托柱。擎露,承接露水。这里指章华台上的承露盘。
  • 崔嵬:形容高大雄伟。
  • 湖台:指章华台,因台周围有湖而得名。
  • 剖桐殡土:剖桐,指将桐木剖开;殡土,指埋葬。这里指楚灵王死后,其尸体被草草埋葬。
  • 暧昧:模糊不清,这里指楚灵王死因不明。
  • 祸机:祸患的隐微因素。
  • 元自:原来出自。
  • 寿踰大耋:寿踰,超过;大耋,指八十岁。这里指楚灵王寿命很长。
  • 赵国憸人:赵国,指楚国;憸人,奸邪小人。这里指楚国中的奸邪之臣。
  • 险巇:艰险崎岖。
  • 盗兵:指叛乱的军队。
  • 诛佞:诛杀奸佞。
  • 屈氂:屈服于权势。
  • 督战:监督作战。
  • 惊疑:惊慌疑惑。
  • 衔冤:含冤。
  • :死亡。
  • 鸠泉:指楚灵王死后所葬之地。
  • 壶关三老:指楚国三位贤老,他们曾劝谏楚灵王不要建造章华台。
  • 少卿:指楚国大臣。
  • 护病已:保护已经病重的楚灵王。
  • 上林僵柳:上林,指上林苑,是皇家园林;僵柳,枯死的柳树。这里比喻楚灵王如同枯死的柳树,无法复生。
  • 滴纹甃:滴在有花纹的井壁上。
  • 斑斑:形容泪痕斑驳。
  • 苔花紫:苔藓上开出的紫色小花。

翻译

我看到近来的诗人常常以前代的台名作为赋题,于是也效仿他们,用以消遣余暇。章华台,那金茎擎露的承露盘高耸入云,湖边的台基筑起,心中仍留有深深的哀恨。楚灵王剖开桐木,草草埋葬,其死因模糊不清,祸患的根源原来就出自他的长生之愿。楚灵王寿命超过八十岁,这在世间已属罕见,但楚国中的奸邪小人却心怀险恶。叛乱的军队和诛杀奸佞的行为都非正确之举,屈服于权势的监督作战更是让人惊慌疑惑。楚灵王含冤而死,葬于鸠泉之地,楚国的三位贤老劝谏已为时过晚。如果没有楚国大臣的保护,楚灵王如同上林苑中枯死的柳树,又怎能复生呢?只剩下我的老泪滴在有花纹的井壁上,泪痕斑驳,与苔藓上开出的紫色小花相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章华台的描绘,抒发了对楚灵王悲剧命运的哀思。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金茎擎露”、“湖台筑恨”等,展现了楚灵王生前的辉煌与死后的凄凉。同时,通过对楚国奸邪小人的批判,表达了对楚灵王不幸遭遇的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敏锐洞察。

岑安卿

岑安卿

元馀姚人,字静能。号栲栳山人。尝作三哀诗吊宋遗民之在里中者。沦落不偶。有《栲栳山人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