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

白发遨游梓阆间,中原戎马未平安。 粗饭浊醪常欠缺,老妻稚子半饥寒。 扁舟出峡风涛壮,短褐行湘天地宽。 侨寓耒阳牛酒饱,不知曾忆使君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梓阆(zǐ láng):古代地名,指梓州和阆州,位于今四川省。
  • 戎马:指战争。
  • 粗饭浊醪:粗陋的饭菜和劣质的酒。
  • 短褐:短小的粗布衣,指贫贱的装束。
  • 行湘:在湘江行走。
  • 耒阳:地名,今湖南省耒阳市。
  • 使君滩:地名,位于长江三峡,传说为古代官员使君的葬身之地。

翻译

白发苍苍的我游历在梓州和阆州之间,中原的战事尚未平息,人心不安。 日常的粗茶淡饭和劣酒常常不足,我的老妻和幼子一半时间都在饥寒交迫中度过。 乘着小船从峡谷中出来,风浪汹涌,壮阔非凡;穿着简陋的短衣,行走在湘江上,感觉天地宽广。 在耒阳侨居时,虽然有牛酒饱腹,但不知是否还会忆起那使君滩的往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白发遨游梓阆间”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年老的无奈,也透露出对自由游历的向往。而“中原戎马未平安”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后几句通过对粗陋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清贫与坚韧。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深切忧虑。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