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观猎和赵待制回文

围猎看人放海青,黑山峡口路交横。 飞鸿雨湿云天远,去马风寒雪塞平。 归客北边关柝击,过军西畔寨灯明。 巍巍殿帐毡房煖,衣铁冷深更鼓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青:指猎鹰。
  • 黑山峡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飞鸿:大雁。
  • 雪塞:雪覆盖的边塞地区。
  • 关柝:古代边关的守夜人敲击的木柝,用以报时或警戒。
  • 寨灯:军营中的灯火。
  • 巍巍:高大壮观的样子。
  • 衣铁:指铠甲。
  • 更鼓:报时的鼓声。

翻译

在阴山观看人们放猎鹰,黑山峡口的道路纵横交错。 大雁在雨中飞过,云天显得遥远,马儿在寒风中穿越,雪覆盖的边塞显得平坦。 归来的旅客在北边的关隘敲击着木柝,经过的军队在西边的寨子里灯火通明。 高大的殿帐和毡房温暖如春,身着铠甲的人在深夜里听着冷冷的更鼓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阴山观猎的场景,通过回文的形式巧妙地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军旅的艰辛。诗中“飞鸿雨湿云天远,去马风寒雪塞平”一句,以飞鸿和去马为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边塞的辽阔与寒冷。后两句则通过归客和过军的对比,以及巍巍殿帐与衣铁冷深的反差,进一步加深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孤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慨。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