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余发京师时已闻河南平章公克复济南渠魁就擒计益都之寇可不烦馀力而下矣夫大将系国家安危行当慎重为宗社计舟中有怀援笔为赋是又不能不留情也大将名察罕特穆尔字廷瑞云

久闻大将下山东,一战名成破竹中。 调度敢烦廊庙计,畴咨仍藉相臣功。 宣光接武扬先烈,方虎联勋振古风。 宗社有灵须慎重,毋劳亲手定雌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南平章公:指在河南地区担任平章政事的官员。
  • 克复:收复失地。
  • 渠魁:首领,指敌方的主要领导人。
  • 馀力:多余的力量,指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
  • 宗社:宗庙和社稷,指国家。
  • 援笔:拿起笔。
  • 察罕特穆尔:人名,大将的名字。
  • 廷瑞:察罕特穆尔的字。
  • 调度:指挥调度。
  • 廊庙:朝廷,指国家高层决策机构。
  • 畴咨:咨询,征求意见。
  • 相臣:辅佐君主的大臣。
  • 宣光:宣扬光荣。
  • 方虎:比喻勇猛的将领。
  • 联勋:共同建立功勋。
  • 振古风:振兴古代的风气。

翻译

我刚从京城出发时,就听说河南的平章公已经收复了山东,一举成名如同破竹一般。这样的调度岂敢烦扰朝廷的计策,咨询意见仍然需要借助辅佐君主的大臣的功劳。宣扬光荣,继承先烈的遗志,勇猛的将领们共同建立功勋,振兴古代的风气。国家的命运有其灵性,必须慎重对待,不需要亲自出手来决定胜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大将察罕特穆尔在山东取得胜利的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诗中,“久闻大将下山东,一战名成破竹中”描绘了察罕特穆尔的英勇和战功,而“宗社有灵须慎重,毋劳亲手定雌雄”则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大将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慎重行事,确保国家的安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战争的胜利,也体现了对国家未来的深思。

李士瞻

元南阳新野人,徙汉阳,字彦闻。顺帝至正十一年进士。辟中书右司掾历吏、户二部侍郎。累拜枢密副使。条上二十事,帝嘉纳,迁参知政事。仕至翰林学士承旨,封楚国公。有《经济文集》。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