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伯常归扬州

· 杜本
往年初记抵京师,正类机云入洛时。 未说鳌头分赤管,先传马首控青丝。 琼楼旧醉家家酒,金刹新题处处诗。 此日扬州归去路,锦衣光采照城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初记:初次记得。
  • 京师:首都,指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
  • 机云:指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陆机和陆云,他们曾入洛阳,名声大噪。
  • 鳌头: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比喻最高的荣誉。
  • 赤管:红色的笔,古代用来批改试卷或书写重要文件。
  • 马首:马头,比喻领导或主导。
  • 控青丝:控制着青丝马缰,比喻掌握权力或指挥。
  • 琼楼:华美的楼阁,常用来形容富贵人家的居所。
  • 金刹:金色的塔,这里指寺庙。
  • 锦衣:华丽的衣服,常用来形容官员的服饰。
  • 光采:光彩照人,形容人的风采或物品的华丽。

翻译

记得当初初次抵达京城,正值像陆机陆云入洛阳时的盛况。还未听说谁能成为状元,分得那红色的笔,就已经先传来了你马首是瞻,掌握权力的消息。在华美的楼阁中,你曾与众人共饮美酒,在金色的寺庙里,你新题的诗篇处处可见。如今你离开扬州,归去的路途,你的锦衣华服光彩照人,照亮了整个城池。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往昔与现今,描绘了赵伯常从京城回到扬州的情景。诗中运用了陆机陆云的典故,以及状元、马首等象征,展现了赵伯常的才华与地位。后两句通过对琼楼、金刹的描绘,以及锦衣光采的形容,赞美了赵伯常的风采和归途的荣耀。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赵伯常的敬仰和祝福。

杜本

元清江人,字伯原,号清碧。博学,善属文。隐居武夷山中。文宗即位,闻其名,以币征之,不赴。顺帝时以隐士荐,召为翰林待制,奉议大夫,兼国史院编修官,称疾固辞。为人湛静寡欲,尤笃于义。天文、地理、律历、度数、无不通究,尤工于篆隶。有《四经表义》、《清江碧嶂集》等。 ► 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