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枣树湾

枣树湾西乱石矼,萧萧落木见秋江。 渔郎击楫悲歌意,不道风吹上客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gāng):石头桥。
  • 萧萧:形容风吹动树木的声音。
  • 落木:落叶。
  • 渔郎:渔夫。
  • 击楫:敲打船桨,这里指划船。
  • 悲歌意:悲伤的歌声。
  • 不道:没想到。
  • 上客窗:贵客的窗户。

翻译

枣树湾西边有一座乱石桥,秋风中树木萧萧作响,落叶纷纷,可以望见秋天的江水。渔夫划着船,唱着悲伤的歌,没想到这歌声随着风,飘进了贵客的窗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枣树湾秋日的景象,通过“乱石矼”、“萧萧落木”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秋江图。诗中“渔郎击楫悲歌意”一句,不仅描绘了渔夫的形象,更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愁。末句“不道风吹上客窗”巧妙地以风为媒介,将渔夫的悲歌与贵客的窗户相连,形成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情感交流,增加了诗的韵味和深度。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