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秋日听王昭仪琴

瑶池宴罢夜何其,拂拭朱弦落指迟。 弹到急时声不乱,曲当终处意尤奇。 雪深沙碛王嫱怨,月满关山蔡琰悲。 羁客相看默无语,一襟愁思自心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的居所,这里指仙境。
  • 夜何其:夜已经很深了。
  • 朱弦:红色的琴弦,指琴。
  • 落指迟:指弹琴时手指轻柔缓慢地落下。
  • 沙碛:沙漠。
  • 王嫱:即王昭君,汉代美女,后嫁匈奴。
  • 蔡琰:东汉才女,曾被匈奴掳走。
  • 羁客:旅居在外的人。

翻译

在幽州的秋日,我听着王昭仪弹琴,仿佛宴会结束后夜已深沉。她轻轻拂拭着红色的琴弦,手指缓缓落下。琴声急促时依然不乱,曲终之处意境尤为奇妙。想象着深雪覆盖的沙漠中王昭君的哀怨,月光洒满关山时蔡琰的悲愁。旅居在外的我们相视无言,满怀的愁思只有自己心里明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幽州秋日听王昭仪弹琴的情景,通过琴声引发了对历史人物王昭君和蔡琰的联想,表达了羁旅客居他乡的孤寂与愁思。诗中“瑶池宴罢夜何其”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而“弹到急时声不乱,曲当终处意尤奇”则赞美了王昭仪琴艺的高超。结尾的“羁客相看默无语,一襟愁思自心知”深刻地表达了旅人的内心世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