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廿四日起行驿至通州作

圣恩优异许陈情,苑驷南扬使者旌。 薄技岂堪陪侍从,乏才因得直承明。 亲庭遥忆经年别,官驿初行第一程。 礼乐光华今日盛,长看海晏与河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苑驷:指皇家马苑中的马。
  • 使者旌:使者所持的旗帜,象征使命。
  • 薄技:微不足道的技艺。
  • 陪侍从:陪伴在皇帝身边。
  • 乏才:缺乏才能。
  • 直承明:直接面对皇帝,指在朝廷中任职。
  • 亲庭:指家中的亲人。
  • 经年别:分别多年。
  • 官驿:官方设立的驿站。
  • 第一程:旅程的第一段。
  • 礼乐光华:指礼乐文化的繁荣。
  • 海晏与河清:比喻国家安定,社会和谐。

翻译

皇帝的恩典特别优厚,允许我陈述自己的情感,我骑着皇家马苑的马向南行进,手中挥舞着使者的旗帜。我的技艺微不足道,怎能配得上陪伴在皇帝身边,我缺乏才能,因此只能在朝廷中直接面对皇帝。我遥想家中亲人,我们已经分别多年,现在我开始了旅程的第一段,从官方的驿站出发。今天,礼乐文化如此繁荣,我期待着看到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那一天。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皇帝恩典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才能不足的谦虚态度。诗中,“圣恩优异许陈情”一句,直接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薄技岂堪陪侍从”则体现了作者的自谦。后两句通过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旅程的期待,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家庭的深情厚意。

周伯琦

元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