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宗仁还江右

鄱阳辞别一年多,京国来逢奈喜何。 王事期程难久驻,宦途鬓发已先皤。 祖宗门户尝艰苦,家世诗书在琢磨。 言行枢机当慎密,倚门送汝更无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鄱阳:地名,今江西省鄱阳县。
  • 京国:指京城,即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
  • 王事:指公务。
  • 期程:指时间限制。
  • 宦途:指官场生涯。
  • 鬓发已先皤:鬓发已经变白。皤(pó),白色。
  • 祖宗门户:指家族。
  • 家世诗书:指家族的文化传统。
  • 琢磨:指研习、修养。
  • 言行枢机:指言行举止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 慎密:谨慎周密。
  • 倚门: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期盼和等待。

翻译

在鄱阳告别已有一年多了,如今在京城重逢,我怎能不欢喜呢。公务繁忙,时间有限,难以久留,而我的官场生涯中,鬓发已经先白了。我们的家族曾经历过许多艰辛,家族的文化传统需要我们不断研习和修养。言行举止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应当谨慎周密,站在门口送你离去,我再无其他嘱咐。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周伯琦写给即将返回江右的儿子宗仁的。诗中,周伯琦表达了对儿子的深切期望和不舍之情。他回顾了家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强调了言行的重要性,并以此告诫儿子在外要谨慎行事。诗的语言简洁而深情,透露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家族荣誉和传统文化的重视。

周伯琦

元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