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扈从:随从,侍从。
- 上京:指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
- 宫学:宫廷中的学校。
- 纪事:记录事件。
- 绝句: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每首四句,每句五言或七言。
- 琉璃:一种半透明的宝石,常用于装饰。
- 玉树: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 珍筵:珍贵的宴席。
- 净仪:清净的仪式。
- 梵呗(fàn bài):佛教的赞歌。
- 福田:佛教用语,指积累功德的地方。
- 巩:巩固。
- 皇基:皇帝的基业。
翻译
这一年五月,我随从皇帝前往上京,记录了宫学中的二十件大事。其中一首诗写道:
佛像由金银铸成,坐落在琉璃之上, 美好的事物和珍贵的宴席,为清净的仪式提供供奉。 每座殿堂西边的僧侣都在吟唱佛教赞歌, 这些功德之地,亿万福田,巩固了皇帝的基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朝宫廷中佛教仪式的盛况,通过金银佛像、琉璃、玉树珍筵等意象展现了宫廷的富丽堂皇。诗中“梵呗”和“福田”体现了佛教文化在宫廷中的重要地位,而“巩皇基”则表达了这些宗教活动对于巩固皇权的象征意义。整体上,诗歌语言华丽,意境庄严,反映了当时宫廷文化的特点。
周伯琦
元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 288篇诗文
周伯琦的其他作品
- 《 九月十七日承诏篆追号明庙玺文锡宴中书有衣币之赐 》 —— [ 元 ] 周伯琦
- 《 题右丞相亲写墨竹赠集贤大学士吴行可 》 —— [ 元 ] 周伯琦
- 《 济渎祠留题三首 》 —— [ 元 ] 周伯琦
- 《 次韵宋显夫学士马上偶成 》 —— [ 元 ] 周伯琦
- 《 七月廿日钦承特命以崇文丞兼经筵参赞官进讲慈仁宫谢恩作 》 —— [ 元 ] 周伯琦
- 《 观杜德常尚书所藏王晋卿画春山霁景 》 —— [ 元 ] 周伯琦
- 《 纪行诗十首 其九 龙虎台 》 —— [ 元 ] 周伯琦
- 《 仲秋休沐日同崇文僚佐汎舟游西山即事二首 》 —— [ 元 ] 周伯琦